🔄 职业轨迹:从Java到C#,从码农到思考者
十年间,我从Java转向C#,从JavaScript闯入Xamarin再扎根ASP.NET Core。从职场新人到与CEO同席会议——虽然公司规模不大,但这段旅程重塑了我的技术认知。
以下是我彻底改变的9个技术观念:
• 因在WHERE子句中对列使用函数导致服务器崩溃
转折点:
以初学者心态重学数据库,通过Brent Ozar的课程重塑认知。如今SQL Server不再是噩梦,反而成为解决问题的利器。
• 见到不符合规范的代码就忍不住重构
觉醒:
代码质量需权衡取舍,盲目遵循最佳实践可能适得其反。真正的专业是理解何时打破规则。
• 直到发现认证常随厂商策略变化,需反复重考
新策略:
放弃证书堆砌,在真实项目中实践"及时学习"。简历若靠证书堆砌,早已输在起跑线。
• 后期学会通过指标分析,聚焦高ROI的优化点
核心原则:
优化前先问:这个改动能否带来可衡量的业务价值?
• 多数"职业阶梯"是动态的,随时可能被重构
新路径:
停止攀爬他人定义的阶梯,转而构建自己的成功度量体系。
• 直到裁员潮中,"勤奋者"率先出局
后半悟:
真正的差异化在于:
✅ 在正确赛道持续创造价值
✅ 准时下班保持可持续产出
• 发现开源贡献/代码审查争论≠真正的热情
新定义:
多元化快乐来源,停止从工作中索取全部意义。
醒悟:
所谓"全栈"常是用人方压缩成本的借口。如今面对AI冲击,或许该重新定义这个概念。
• 如今明白:软件工程的核心是"人与交互"
终极真相:
最优秀的开发者不是写最多代码的人,而是能让技术方案落地生根的人。
提示:
这十年教会我最重要的不是某个框架或语言,而是:
🔸 技术认知需要周期性重构
🔸 职业发展需建立自洽的评估体系
🔸 真正的专业是知道何时打破规则